去不丹旅遊,除了高山美景與佛國氛圍,美食更值得細細品嚐。這裡的飲食有三大特色:辣椒當蔬菜、芝士入菜、紅米飯為主食。接下來帶你認識不丹的經典料理、素食選擇與飲食文化,用吃來了解不丹的不同面向。
不丹飲食文化與特色
不丹的飲食深受 藏傳佛教 影響。佛教教義中的「不殺生、慈悲眾生」理念,使許多不丹人選擇終身茹素,或在特定宗教節日吃素。雖然不丹並非完全的素食國家,但肉類消費量相對較低,以牛肉和雞肉為主;傳統上也較少吃魚,除了宗教信仰的影響,地處高山內陸、漁獲取得不易也是原因之一。
- 嗜辣成性,辣椒是主角
在不丹,辣椒不只是調味料,而是餐桌上的「主菜」。各種新鮮、風乾或醃製辣椒,幾乎餐餐登場,從燉菜到炒菜都少不了它的身影。 - 芝士(起司)入菜,濃郁飽足
乳製品,尤其是犛牛奶製成的芝士(起司),在不丹料理中無處不在。從經典的辣椒芝士(Ema Datshi)到馬鈴薯芝士(Kewa Datshi)、蘑菇芝士(Shamu Datshi),芝士為料理帶來溫暖香濃的口感。 - 有機農業與高品質食材
不丹政府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,全面推廣有機農業,使當地蔬果品質優良、風味濃郁。對素食者而言,不丹是天然食材的天堂。 - 高原主食:紅米與蕎麥
紅米是高原特產,顏色帶粉紅,帶有嚼勁並帶淡淡堅果香,是不丹人每日的主食。蕎麥與馬鈴薯在寒冷地區也常作為主食來源。

必試的不丹經典美食
Ema Datshi(辣椒芝士)
不丹的國民菜,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風味料理。新鮮或乾辣椒與芝士一同燉煮,香濃帶勁。變化版還會加入馬鈴薯、蘑菇等,辣度極高,是嗜辣者的天堂。

Kewa Datshi(馬鈴薯芝士)
口味溫和的家常菜,將馬鈴薯片與芝士燉煮至軟糯,奶香與馬鈴薯的甜味交融,即使不愛吃辣也能接受。
Shamu Datshi(蘑菇芝士)
將蘑菇切片與芝士燉煮,味道清香且營養豐富,沒有辣度,適合想嘗試不丹風味但怕辣的旅客。
Phaksha Paa(辣椒炒豬肉)
將豬肉片與乾辣椒、蘿蔔、蔬菜快炒,口感香辣下飯,常搭配紅米飯一起享用。

Momo(不丹餃子)
外型像中式餃子,餡料多樣,從蔬菜、芝士、馬鈴薯到牛肉皆有,烹調方式可蒸、煎或炸,通常搭配辣椒醬食用。
紅米飯(Red Rice)
高原特產,顏色帶粉紅,帶有嚼勁與淡淡堅果香,幾乎是每餐的標配主食,與任何料理都百搭。

素食友善的不丹飲食
不丹雖非完全素食國家,但受藏傳佛教影響,素食文化深植於日常生活。許多當地人在宗教節日吃素,有些人甚至終身茹素,加上政府推行有機農業,讓蔬果品質優良,新鮮味美。
在不丹的主要城市如廷布、帕羅,能找到各式素食餐廳,從傳統不丹菜到國際料理皆有,部分超市也販售素肉、植物奶等產品。
以下是幾道常見且受旅客喜愛的素食料理:
菜名 | 主要食材 | 辣度 | 特色風味 |
Ema Datshi(辣椒芝士) | 辣椒、芝士 | 高 | 辣度強烈,香濃奶香 |
Kewa Datshi(馬鈴薯芝士) | 馬鈴薯、芝士 | 低 | 口味溫和,甜香順口 |
Shamu Datshi(蘑菇芝士) | 蘑菇、芝士 | 無辣 | 清香濃郁,營養豐富 |
Puta(蕎麥麵) | 蕎麥麵條、蔬菜 | 中低 | 麥香濃厚,口感紮實 |
Thukpa(蔬菜湯麵) | 高原蔬菜、麵條 | 中 | 暖胃湯麵,適合寒冷天氣 |
品嚐不丹美食的小提醒
- 辣度偏高,提前溝通 : 不丹料理普遍嗜辣,即使是看似溫和的蔬菜湯或炒菜,也可能加入大量辣椒。如果不太能吃辣,建議事先告訴餐廳「Less chili」或「No chili」,讓味道更符合你的口味。
- 乳製品比例高,乳糖不耐需留意 : 不少料理都加入芝士。乳糖不耐的旅客可以選擇不含芝士的湯麵、炒菜或咖哩等。
- 市場小吃別錯過 : 不丹的傳統市場與街邊小販,提供各式 momo、蔬菜湯麵與當地甜點,是認識在地飲食的最佳方式,而且價格實惠。
- 在地體驗更地道 : 若想更深入了解不丹人的飲食文化,不妨參加 Dewonder的深度遊行程,造訪不丹農家,與當地人圍坐餐桌共進晚餐,親自品嚐剛剛介紹過的各種經典菜餚,從辣椒芝士到紅米飯,一次吃遍最道地的不丹滋味。


在不丹,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文化的縮影,味道背後承載著土地、信仰與人情的溫度。若你想用味蕾認識這片高山王國,Dewonder 的不丹深度遊行程,將帶你走進農家廚房,與當地人共享最真實的滋味。
👉查看不丹全年出團時間表
👉準備出發不丹? 想知道最佳旅遊季節? 推薦閱讀這篇不丹旅遊全攻略
👉 除了飲食文化,了解更多不丹的文化體驗 : 五大不丹文化體驗活動